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论文采用西南地区(95°~110°E.E,25°~35°N)96个常规气象观测站1961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逐日气象要素资料,应用模糊信息分配方法对西南地区形成覆冰的主要气象要素配置进行研究.以连续覆冰日数为主,建立了该地区满足气象条件的覆冰综合评估指数.结果表明,当同时满足地面日最低气温在-10~l℃,相对湿度≥80%,日照时数≤2 h这3个条件时,最易发生电线覆冰现象.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交界处以及云贵高原大部为电线覆冰最为严重的地方,且覆冰灾害有非常显著的年际及年代际变化规律.
推荐文章
输电线路覆冰情势与气象要素关联模型研究
输电线路
覆冰情势
气象要素
关联规则
预警分析
西南地区气象干旱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EOF法
夏季降水场
西南干旱
中国西南岩溶区水分利用效率变化及其对气象要素的响应
水分利用效率
中国西南
岩溶
MODIS
气象要素
三峡地区导线覆冰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导线
覆冰
气象要素
架空导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西南地区覆冰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及综合评估
来源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西南地区 覆冰 覆冰综合评估指数
年,卷(期) 2011,(5) 所属期刊栏目 资源评价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02-813
页数 12页 分类号 P42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4)
共引文献  (301)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8(32)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9(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西南地区
覆冰
覆冰综合评估指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自然资源学报
月刊
1000-3037
11-1912/N
16开
北京安外大屯路甲11号中科院地理资源所
82-322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0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606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