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其多部短篇小说中,美国女作家凯瑟琳·安·波特勾画了多位女性人物的精神荒原图景。依托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批评理论,拟选取波特短篇小说中三位女性代表,即儿童米兰达、墨西哥少女维奥莱塔、青年女性劳拉,对其流动心理及三重人格结构进行病例研究,解析相关梦境材料,全面考察其精神解体之根源。波特对其女性人物神经病症候的成功捕捉,清晰渗透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痕迹。
推荐文章
莫泊桑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莫泊桑
短篇小说
艺术特色
比较分析欧·亨利与余华短篇小说的结尾设置
欧·亨利
余华
短篇小说结尾
文艺共鸣
美国现代小说的先驱--评舍伍德·安德森的短篇小说艺术风格
纯朴
自然主义
民族文学风格
心理分析
诗意的语言
论欧·亨利短篇小说所反映的人性
人性
欧· 亨利
短篇小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波特短篇小说女性人物的精神分析式解读
来源期刊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女性人物 精神分析 心理 人格 梦境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50
页数 5页 分类号 I712.07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喆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外语系 11 15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女性人物
精神分析
心理
人格
梦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外国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季刊
重庆市沙坪坝区四川外国语大学《四川外国语
出版文献量(篇)
43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