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大熊猫是我国的特产动物,古时被列为贡品,在近代被视为国宝.新中国成立以前,由于乱捕滥猎等因素,该物种已处于濒危状态.解放以后,我国政府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了自然保护区建设,并于20世纪60年代建立了卧龙等5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并将大熊猫列为禁猎动物.20世纪70年代我国进行了第一次全国大熊猫资源调查,基于调查结果新建了佛坪、唐家河、蜂桶寨等自然保护区,使有关大熊猫的自然保护区总数达到了13个.1985~1988年全国第二次大熊猫资源调查结果显示,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较第一次减少了54%.进入90年代,全国大熊猫保护区增至36个,迄今共建立了63个与保护大熊猫这一珍稀物种相关的自然保护区.全国大熊猫栖息地已由80年代衰落期时22 220 km2增加至34 000 km2,其中分布在保护区内的栖息地面积达29 000 km2,有效地保护了约85%的大熊猫栖息地总面积以及约50%的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现存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估计约2 000只,因密度稀疏,发展空间大.目前,国家主管部门已出台了各种就地与迁地保护措施,只需各方通力合作,野生大熊猫的未来将是光明的.
推荐文章
大熊猫文化历史现状及打造大熊猫文化品牌的几点思考
大熊猫文化
发展现状
文化品牌
市场化战略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种群结构与分布
太白山
大熊猫
种群与分布
佛坪自然保护区大熊猫主食竹害虫种类及现状调查
佛坪自然保护区
大熊猫
主食竹
害虫
调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大熊猫保护区发展历史、现状及前瞻
来源期刊 兽类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大熊猫 保护区 发展趋势 前景
年,卷(期) 2011,(1) 所属期刊栏目 纪念创刊30周年专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4
页数 分类号 Q95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锦矗 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69 1776 20.0 29.0
2 魏辅文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85 2146 24.0 44.0
3 张泽钧 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7 477 12.0 1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62)
二级引证文献  (29)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熊猫
保护区
发展趋势
前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兽类学报
季刊
1000-1050
63-1014/Q
大16
青海省西宁市西关大街59号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56-11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68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52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