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采用人工遮荫的方法,研究了遮荫处理(全光照CK、遮荫30%、50%、70%和90%)对东北铁线莲生长特性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北铁线莲株高随着遮荫梯度的增加而增高;30%遮荫处理茎粗最粗,根茎生物最高,与其它处理差异显著;而茎生物量、叶生物量则是30%遮荫处理与CK、70%和90%处理差异显著;东北铁线莲各器官生物量对光照强度的响应不同,表现为根茎生物量比、根冠比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而降低,茎生物量比和叶生物量比则随着光照的减弱而增加,说明在遮荫的条件下,东北铁线莲优先将生物量分配给茎和叶,用来增加叶面积,以便于接受更多的光能,维持自身的生长发育.东北铁线莲光合色素含量随着遮荫梯度的增加而增加,90%遮荫下的东北铁线莲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最高,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相反叶绿素a/b的值却最低;尤其是3年生东北铁线莲叶片中叶绿素b含量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而升高,能够使东北铁线莲充分吸收散射光,保持较强的光合能力.30%遮荫处理东北铁线莲净光合速率为10.86 μmol·m-2.s-1,显著高于其它处理;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东北铁线莲Gs先增加后降低,Ci则是先降低后增加,30%遮荫处理与其它处理间差异显著,但随着遮荫梯度的增加,东北铁线莲的净光合速率降低,光合作用合成产物总量减少,导致70%和90%遮荫条件下生物量较低;遮荫不利于东北铁线莲有效成分齐墩果酸的积累,不同处理,东北铁线莲齐墩果酸含量差异较大,以全光照和30%遮荫处理齐墩果酸含量较高,与其它处理间差异显著.因此,在生产实践上,对其进行适度遮荫,既保证东北铁线莲药材的质量,又提高药材产量;同时,若不以采收种子为目的,建议在8月份以后采收东北铁线莲药材.
推荐文章
遮荫处理对东北铁线莲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遮荫
净光合速率
日变化
叶绿素
生物量
遮阴对2种铁线莲光合特性的影响
褐毛铁线莲
齿叶铁线莲
耐阴性
光合特性
盐碱胁迫对两种铁线莲生长状况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齿叶铁线莲
褐毛铁线莲
盐碱胁迫
生理特性
Na2CO3、NaHCO3胁迫对大叶铁线莲生理特性的影响
大叶铁线莲
Na2CO3胁迫
NaHCO3胁迫
生理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遮荫对3年生东北铁线莲生长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生物量 叶绿素 光合特性 有效成分
年,卷(期) 2011,(2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05-6012
页数 分类号 Q94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韩忠明 44 827 16.0 27.0
2 杨利民 154 1937 21.0 37.0
3 韩梅 120 1509 18.0 34.0
4 赵淑杰 30 238 8.0 15.0
5 王云贺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8 171 7.0 8.0
6 刘翠晶 19 146 7.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9)
共引文献  (764)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6)
同被引文献  (404)
二级引证文献  (226)
194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7(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1(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2(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3(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4(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5(3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6(2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7(19)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8(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0)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1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5(2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6(49)
  • 引证文献(13)
  • 二级引证文献(36)
2017(49)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42)
2018(4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5)
2019(5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8)
2020(2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物量
叶绿素
光合特性
有效成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