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新医学       
摘要:
目的:探讨绒毛细胞染色体核型异常与初次自然流产及复发性流产的关系.方法:根据104例早期自然流产孕妇的临床资料分为复发性自然流产组(57例)和初次自然流产组(47例).清宫时取绒毛组织,按常规技术方法制备绒毛细胞染色体,G显带后进行核型分析.结果:复发性自然流产组染色体数目异常22例(39%),初次自然流产组染色体数目异常30例(67%).复发性自然流产组绒毛细胞染色体核型异常率以及常染色体三体发生率均低于初次自然流产组(P均<0.05),两组X单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胚胎染色体数目异常是导致早期流产的主要原因.除细胞遗传学异常外,复发性自然流产的防治需积极寻找其他致病因素.
推荐文章
复发性自然流产的病因研究进展
复发性自然流产
病因
复发性自然流产胎儿绒毛染色体微阵列芯片327例分析
复发性流产
绒毛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核型
HLA-G mRNA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绒毛中的表达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
人类白细胞抗原G
mRNA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技术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导致复发性自然流产的研究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复发性自然流产
发病机制
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初次自然流产与复发性自然流产绒毛组织细胞遗传学分析
来源期刊 新医学 学科
关键词 自然流产 绒毛细胞 核型分析
年,卷(期) 2011,(1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3-726
页数 分类号 R714.2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g.issn.0253-9802.2011.11.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滕奔琦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 52 392 11.0 17.0
2 章钧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 39 112 6.0 7.0
3 范建辉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 91 614 12.0 20.0
4 侯红瑛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 149 1315 19.0 30.0
5 崔金晖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 23 229 7.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10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15)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自然流产
绒毛细胞
核型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医学
月刊
0253-9802
44-1211/R
大16开
196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278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59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