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浪漫主义反讽是由弗·施莱格尔基于哲学思考提出而后进入美学领域的.施莱格尔把反讽作为解决有限与无限、绝对的需要把握与不可把握这两组矛盾的手段.对反讽的哲学之思进入美学后,文艺创作上表现出三个特点:一、就创作主体而言,反讽赋予艺术家无限的自由;二、就创作主题而言,反讽表现的是有限与无限之间的对立和超越;三、就创作方式而言,反讽以残缺代替完整.浪漫主义反讽的极端主观性虽遭到许多诟病,但不应忽视其中蕴含的辩证因素和美学价值.
推荐文章
德国浪漫主义诗化美学探讨
德国文学
浪漫主义
诗化美学
试析英国浪漫主义的自然观
认知革命
浪漫主义
自然
《赫索格》的“新型浪漫主义观”透析
《赫索格》
世俗浪漫主义
主题
结构
浪漫主义文学对当代钢琴作品的影响
浪漫主义文学
钢琴作品
影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哲学到美学的浪漫主义反讽
来源期刊 华中学术 学科
关键词 浪漫主义 反讽 施莱格尔 哲学 美学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关键词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81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1003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安慧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4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浪漫主义
反讽
施莱格尔
哲学
美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中学术
不定期
978-7-6522-4099-0
16开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200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