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解决大角度起伏地形即陡峭地形(如河流阶地、冲沟、堤坝、山谷、山脊等)对实测视电阻率的影响问题,这里优化了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中的单元积分形式,使之适合大倾角地形条件下对电阻率的数值模拟.为验证方法的正确性,采用保角变换计算了相近地形在均匀电流场情况下,陡峭地形引起的视电阻率变化特征.计算表明,对于缓倾斜地形,有限元数值模拟和保角变换结果比较一致;对于陡峭地形,两种方法计算的视电阻率形态一致,但视电阻率数值有一定差距,即有限元数值模拟的值要略小于保角变换的值.其原因是针对同一模型,两种方法逼近陡峭地形的程度不同,其中三维有限元所构造的模型更逼近实际模型,计算结果也更可靠一些,这对以后研究校正陡峭地形对视电阻率的影响具有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
推荐文章
水下直流电阻率法数值模拟
水下
电阻率
测深
数值模拟
大岩心电阻率测量响应的数值模拟
石油测井
大岩心
电阻率
数值模拟
裂缝
高密度电阻率法地形影响校正
高密度电阻率法
有限元
地形校正
椭球体的视电阻率特征
电场
椭球体
板状体
视电阻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倾角地形下视电阻率数值模拟
来源期刊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电阻率法 陡峭地形 保角变换 有限单元法
年,卷(期) 2011,(6) 所属期刊栏目 电磁法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2-587
页数 分类号 P631.3+22
字数 30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749.2011.06.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强建科 中南大学信息物理工程学院 31 363 11.0 18.0
2 韩雪 中南大学信息物理工程学院 3 8 2.0 2.0
3 赵展 6 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49)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阻率法
陡峭地形
保角变换
有限单元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双月刊
1001-1749
51-1242/P
大16开
成都理工大学内
62-35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5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50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