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分别用间苯二胺和GgNO3,1,4-二(邻氨基苯氧基)丁烷和AgClO4进行配位反应得到了2个配合物[Ag(C6H8N2)(NO3)]n(1)和[Ag(C16H20N2O2)(ClO4)]n(2),并用元素分析,FTIR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1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Fdd2;配合物2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在配合物1和2中,每个Ag(Ⅰ)离子的配位环境均为"V"字构型,每个配体都通过其苯环的N原子同2个金属Ag(Ⅰ)离子配位桥联形成一维链结构.
推荐文章
一维链状配合物Cd(SDBA)(H2 O)2 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
镉(Ⅱ)配合物
晶体结构
荧光性质
水热合成
一维链状镍配合物[Ni(C14H10N2O2)(Mf)]n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一维链
镍配合物
酰腙
晶体结构
分子间氢键
新型链状镍配合物的水热合成及其性质
链状结构
镍配合物
水热合成
晶体结构
性质
1,4-萘二酸银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表征
银配合物
1,4-萘二酸
热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维链状银(Ⅰ)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来源期刊 分子科学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Ag(Ⅰ)的配合物 晶体结构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2-115
页数 分类号 O614
字数 206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9035.2011.02.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奇龙 贵阳医学院化学教研室 31 122 7.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Ag(Ⅰ)的配合物
晶体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分子科学学报
双月刊
1000-9035
22-1262/O4
大16开
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12-82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34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8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