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老新地区位于潜江凹陷西南部,为一低幅度鼻状构造带,紧邻总口洼陷,是江汉盆地的重要油气探区之一,目前对油气富集规律认识不够深入,而且勘探难度日益加大,制约了该区的油气勘探进程。在综合利用地震、地质和测试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油气成藏动力学理论,对油气成藏条件和油气成藏机理综合分析,认为老新地区具备形成岩性、构造-岩性油藏的良好条件,油气在温压场和势能场等驱动力作用下沿断层与有效孔隙砂体组合成复合型油气输导体系运移。老新地区油气主充注期是荆河镇组(Ejh末期),晚于或同期于圈闭形成期(Ej-Ejh)和新下段烃源岩主生排烃期(Ejh中期-Ejh早期),而且老新地区也是油气运移有利指向区,在有利的沉积与储集体相带内,可以形成富集的隐蔽油藏。指出直路口断层下盘位于中-高势区,既发育古河道砂体,也发育滩坝砂体,是隐蔽油藏勘探的最有利区。
推荐文章
东营凹陷隐蔽油气藏的成藏模式
东营凹陷
断陷盆地
隐蔽油气藏
成藏史
成藏模式
永进地区隐蔽油气藏成藏主控因素
准噶尔盆地
中部
古构造
隐蔽油气藏
油气藏形成
控制
因子
勘探技术
最终可探明储量预测——以潜江凹陷王广油气聚集区为例
油气藏
规模序列
广义帕莱托
探明储量
潜江凹陷
早第三纪
银额盆地哈日凹陷多类型油气藏共生特征及其成藏机理
勘探方向
哈日凹陷
油气成藏机理
油气藏类型
银额盆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隐蔽油气藏形成机理——以潜江凹陷老新地区为例
来源期刊 江汉石油科技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老新地区 油气成藏动力学 成藏机理 隐蔽油藏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
页数 8页 分类号 P618.1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唐文旭 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老新地区
油气成藏动力学
成藏机理
隐蔽油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汉石油科技
季刊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大学园路18号江汉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59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3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