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蕈形体是昆虫学习和其他复杂行为的整合中心.本研究通过形态解剖、BrdU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细胞凋亡检测等技术,对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蕈形体胚后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华蜜蜂的蕈形体起源自幼虫早期脑背侧的几个大型的成神经细胞,它们通过不对称的细胞分裂产生成神经细胞,随后这些细胞经过多次对称分裂形成中增殖细胞群和侧增殖细胞群,最终生成了所有的Kenyon细胞.蕈形体的蕈体柄出现在3龄幼虫;蕈体冠体积的迅速增加发生在蛹期.蕈形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凋亡主要集中在蛹发育期的3-6 d内,细胞凋亡的开始和细胞增殖的终止在时间和空间上非常一致.本研究为蜜蜂学习记忆等行为学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大鼠脑发育过程中EGFR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大鼠
免疫组织化学
鼠兔视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鼠兔
视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脑发育过程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大鼠
免疫组织化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的中华蜜蜂蕈形体胚后发育过程中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观察
来源期刊 昆虫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中华蜜蜂 蕈形体 胚后发育 增殖 凋亡 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 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
年,卷(期) 2011,(6) 所属期刊栏目 生理与生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7-663
页数 分类号 Q96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奚耕思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22 624 12.0 19.0
2 李兆英 陕西教育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31 68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
18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4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6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华蜜蜂
蕈形体
胚后发育
增殖
凋亡
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
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昆虫学报
月刊
0454-6296
11-1832/Q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0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92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