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研究了O2在M2-(M=Au,Ag,Cu,Pt)系列团簇上的吸附行为,首次确定存在2个O原子与同一个Au作用的吸附方式(记为D2),并讨论了该吸附方式对Au2-催化CO氧化的重要作用.结果表明,相对于研究者所关注的O原子与Au作用的D1吸附方式,D2吸附方式的O2分子活化程度更高,更有利于促进CO氧化.相对D1吸附方式,从D2式出发,CO按Eley-Rideal机理插入形成Au2CO3-的势垒更低,稳定性更高,更有利于CO2脱附.Ag体系的计算结果与Au类似,Cu、Pt体系则明显不同.
推荐文章
肉桂醛在M13(M=Au,Pt)团簇表面加氢反应机理分析
肉桂醛
M13团簇
密度泛函理论
加氢
M2Al2(M=Au,Ag,Cu)混合小团簇的密度泛函研究
M2Al2(M=Cu,Ag and Au) 团簇
蝴蝶结构
结合能
能隙
O与O2在Au团簇上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O与O2
吸附
反应
Au团簇
密度泛函理论
Pt∕Cu簇合金表面上H2O与CO吸附的DFT理论研究
密度泛函理论
簇模型
吸附
Pt/Cu 合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O2在M2-(M=Au,Ag,Cu,Pt)系列团簇上的吸附行为研究
来源期刊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纳米金催化作用 吸附活化 CO氧化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7-111
页数 分类号 O641
字数 274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8820.2011.02.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宫宝安 烟台大学化学生物理工学院 37 146 6.0 9.0
2 李文佐 烟台大学化学生物理工学院 65 115 5.0 6.0
3 侯义鹏 烟台大学化学生物理工学院 1 5 1.0 1.0
4 景波 烟台大学化学生物理工学院 1 5 1.0 1.0
5 王海静 烟台大学化学生物理工学院 1 5 1.0 1.0
6 李庆忠 烟台大学化学生物理工学院 10 18 3.0 3.0
7 程建波 烟台大学化学生物理工学院 39 130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9)
197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密度泛函理论
纳米金催化作用
吸附活化
CO氧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季刊
1004-8820
37-1213/N
16开
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09
总下载数(次)
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