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柴红丸对实验性黄褐斑模型小鼠的肝脏和皮肤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60只SPF级NIH雌性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百消丹组以及柴红丸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动物外,其余动物采用肌肉注射黄体酮加紫外线照射法致黄褐斑实验动物模型.动物分组,分别按剂量灌胃给药30 d后,处死动物并分别取肝脏和背部皮肤各一块,检测各组小鼠肝脏和皮肤中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 柴红丸高、中剂量组能明显升高黄褐斑模型动物的肝脏和皮肤中SOD活性(P<0.01)、降低MDA含量(P<0.01);柴红丸低剂量能明显升高黄褐斑模型动物皮肤中SOD活性(P<0.01)、降低肝脏和皮肤中MDA含量(P<0.01).结论 柴红丸对实验性黄褐斑模型小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升高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过氧化物含量有关.
推荐文章
黄褐斑的治疗进展
黄褐斑
色素沉着
色素异常
治疗进展
纳晶联合皙毓黄褐斑贴敷料治疗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纳晶;
皙毓黄褐斑贴;
敷料治疗;
黄褐斑;
皮肤镜;
满意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柴红丸治疗黄褐斑小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柴红丸 黄褐斑 小鼠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2-114
页数 分类号 R2
字数 254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6613.2011.02.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玉兴 120 643 13.0 17.0
2 郭义龙 17 86 6.0 7.0
3 郑慕雄 8 39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124)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40)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柴红丸
黄褐斑
小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月刊
1673-6613
11-5511/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115号院6号楼109室
80-538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57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418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