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辽河油田H区块已经采取化学调驱的现场实际情况,结合其地质特征,从注入井与采油井两方面对其化学调驱开发效果进行评价.分别根据注入井的井口注入压力、吸水剖面和采油井的增油效果、采收率、含水状况等评价指标对该区块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调驱剂的有效封堵提高了中低渗透层的产油量,达到了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最终采收率增加了0.4%,综合含水上升率下降了5.1%.
推荐文章
一种水驱开发效果评价方法在辽河油田的应用
辽河油区
灰色系统
水驱开发效果
牛心坨油田调驱现场效果评价技术研究
牛心坨油田
调驱体系
动态调整
效果评价
辽河油田低渗油藏水驱开发潜力评价标准建立
低渗油藏
水驱开发
油藏潜力评价
主控因素
综合评价标准
开发方式
辽河油田
海上稠油油田弱凝胶调驱效果评价及研究——以渤海N油田为例
渤海N油田
弱凝胶调驱
影响因素
效果评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辽河油田H区块化学调驱开发效果评价
来源期刊 石油地质与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调驱开发效果 综合评价 评价指标 辽河油田
年,卷(期) 2011,(5) 所属期刊栏目 油田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5-87
页数 分类号 TE357
字数 219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8217.2011.05.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闫文华 21 46 5.0 6.0
2 王腊梅 1 3 1.0 1.0
3 李瑜慧 中国石油华油集团公司油气事业部 1 3 1.0 1.0
4 魏勋 2 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调驱开发效果
综合评价
评价指标
辽河油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地质与工程
双月刊
1673-8217
41-1388/TE
16开
河南省南阳市油田中山路
36-117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7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99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