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索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尔羊膜腔内注射中孕引产与单用利凡诺尔的临床不同.方法 将218例孕14~24周的健康孕妇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和利凡诺尔组,两组孕妇年龄、孕周无显著差异,米非司酮组于术前1d空腹口服米非司酮50mg,早晚各1次,中间隔12h,手术当日晨再次空腹口服米非司酮50mg,后按操作规程于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尔100mg,观察30min无异常回病房休息.利凡诺尔组直接于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尔l00mg,具体操作方法相同.两组均于胎儿娩出后常规肌肉注射缩宫素20U,并常规行清宫术,两组手术均由专人操作,术后观察1-2h无异常回病房休息,给益母草及抗生素预防感染.结果 米非司酮组引产成功率为100%,利凡诺尔组为100%.米非司酮组的引产总产程为(23.78±12.79)h,利凡诺尔组为(46.97±18.75)h,米非司酮组的引产总产程明显缩短.米非司酮组疼痛程度及出血量均优于利凡诺尔组.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尔羊膜腔内注射中孕引产,两者协同作用,可有效促进宫颈成熟,明显缩短产程,而且也减轻了受术者的疼痛,减少出血,是一种较好的中期妊娠引产方法,值得临床选择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尔羊膜腔内注射中孕引产218例临床观察
来源期刊 中国医药科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米非司酮 利凡诺尔 羊膜腔内注射 中孕引产
年,卷(期) 2011,(7) 所属期刊栏目 药物与临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8,119
页数 分类号 R715.2
字数 152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辉 5 21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652)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40)
二级引证文献  (44)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14)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1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米非司酮
利凡诺尔
羊膜腔内注射
中孕引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药科学
半月刊
2095-0616
11-6006/R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8号楼(大成国际中心B座)708-2室
82-519
201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746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800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