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随着国内抽水蓄能电站的广泛建设,通过对渗流量等原型观测资料的分析,可以揭示可能来源于输水系统的"内水外渗"状况.与常规水电站不同,针对抽水蓄能电站特殊的运行工况,建立了以日为变化周期、小时为计算单位、同时考虑滞后效应的渗流统计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求解滞后因子.计算实例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精度;区内不同测点渗流量主要受上库水位因子影响,但滞后因子存在显著差异.因而认为,该模型具有较强的工程实际意义.
推荐文章
基于滞后效应的土石坝渗流监控模型
大坝
滞后效应
滞后影响函数
渗流监控模型
综合考虑渗流滞后效应和库水位变化速率影响的大坝渗流统计模型
大坝
渗流监控模型
滞后效应
变化速率
库水位
黄土区坡地降雨入渗产流过程中的滞后效应
黄土区
坡地
降雨
入渗
径流
滞后效应
基于滞后效应函数的土石坝渗流水位模型应用
土石坝
滞后效应
回归分析
渗流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考虑滞后效应的抽水蓄能电站渗流统计模型
来源期刊 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滞后效应 渗流统计模型 渗流量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大坝安全监控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63
页数 分类号 TV223.4
字数 436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3893.2011.02.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宋汉周 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87 508 11.0 16.0
2 陈杰 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17 59 3.0 7.0
3 霍吉祥 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 66 5.0 6.0
4 吴志伟 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22 158 8.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35)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9)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抽水蓄能电站
滞后效应
渗流统计模型
渗流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电与抽水蓄能
双月刊
2096-093X
32-1858/TV
大16开
江苏省南京市南瑞路8号
28-39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89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39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