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详细研究单剖面的基础上,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编制了中上扬子地区中三叠世雷口坡期的定量岩相古地理图.通过研究认为,雷口坡期以海相沉积为主.由于海退,研究区整体处于浅水沉积区,不发育盆地和斜坡.西部康滇古陆趋于稳定,东南部华夏古陆上升,使中上扬子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东部为碎屑岩台地,西部为碳酸盐岩台地.根据研究区沉积背景和该期岩相古地理平面上的展布特征,总结出了中三叠世雷口坡期古地理演化过程及沉积模式.
推荐文章
中上扬子地区晚二叠世长兴期岩相古地理
中上扬子地区
二叠纪
长兴期
岩相古地理
单因素
中扬子地区早三叠世大冶期岩相古地理研究
岩相
古地理
单因素分析综合作图法
中国南方中三叠世地层及沉积古地理分异①
中三叠世沉积古地理中国南方
中国南方早三叠世岩相古地理分异演化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中国南方
早三叠世
岩相古地理
板块运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上扬子地区中三叠世雷口坡期岩相古地理研究
来源期刊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中上扬子地区 中三叠世 单因素 定量岩相古地理图
年,卷(期) 2011,(3) 所属期刊栏目 沉积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7
页数 分类号 P512.2
字数 598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3850.2011.03.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鲍志东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47 1128 20.0 33.0
2 李勇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西南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03 1090 17.0 26.0
6 胡广成 9 61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10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40)
二级引证文献  (3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上扬子地区
中三叠世
单因素
定量岩相古地理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季刊
1009-3850
51-1593/P
16开
四川成都一环路北三段2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19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27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