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同种异体皮质骨板联合自体骨移植的方法对胸腰椎骨折全椎板切除后重建脊柱后柱稳定的效果.方法 2006年12月至2008年6月我院治疗胸腰椎骨折34例,均采用后路手术,安放椎弓根系统复位、固定后,伤椎全椎板减压,探察椎管,处理损伤的脊髓或马尾后,根据术中情况将骨板修剪成"H"型,卡压在减压的椎管后侧和正常棘突之间,异体骨板后侧植入全椎板切除得到的自体骨.结果 全组病例随访14-31个月,平均18.7个月,所有病例减压的椎管得到有效的封闭,植骨得到良好的愈合,后路稳定性得到重建,内固定无折裂.拆除内固定物时发现侧位Cobb's角平均丢失约1.7°,椎体前、后缘高度平均丢失分别约为3.6%和1.5%.结论 该方法有效地提供后路稳定,防止内固定失败,促进神经恢复.
推荐文章
胸腰椎骨折或脱位的早期后路椎管重建
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骨折固定术
非手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非手术治疗
胸腰段脊柱骨折
体位复位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
经皮穿刺
椎体成形术
胸腰椎骨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胸腰椎骨折全椎板切除后重建脊柱后柱稳定的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骨肿瘤骨病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异体骨板 胸腰椎骨折 脊柱后柱稳定 全椎板切除 脊髓损伤
年,卷(期) 2011,(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9-262
页数 分类号 R739.42
字数 277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1971.2011.03.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志强 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医院创伤科 49 195 7.0 10.0
2 张立峰 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医院创伤科 12 32 3.0 5.0
3 李冀 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医院创伤科 22 129 6.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4)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异体骨板
胸腰椎骨折
脊柱后柱稳定
全椎板切除
脊髓损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月刊
2095-252X
10-1022/R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51号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原304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
82-759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9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161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