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脑血管造影术中不同照射方向下X射线机房内辐射剂量场的分布情况.方法 选用脑血管造影术程序,选取后前位、前后位、右前斜30°、左前斜30°、右侧位和左侧位6种照射方式,使用451B型空气电离室巡测仪对以散射模体为中心、半径为3 m范围内的辐射场的剂量率分布进行测量.结果 后前位及右侧位照射时主要操作人员所受到的辐射剂量最低,均为0.4 mGy/h;左侧位照射时主要操作人员受到的辐射剂量最高,为1.54 mGy/h;机架侧区域的辐射剂量水平最低,均小于10 μGy/h.结论 在脑血管造影术中,医护操作人员应尽可能选择剂量较低的后前位及右侧位照射方式投照,并合理选择工作位置,可明显降低受照剂量.
推荐文章
降低儿童X射线CT检查辐射剂量的研究进展
儿童CT检查
自动管电流
自动管电压
影像重建
屏蔽
主动式电离辐射剂量仪的脉冲X射线响应特性研究
脉冲X射线
主动式电离辐射剂量仪
辐射剂量特性
蒙特卡罗
X射线诊断所致受检者辐射剂量的表征与评估研究进展
X射线诊断
受检者
辐射剂量
表征量
评价
242例全脑血管造影术并发症分析
脑血管造影术
并发症
脑血管病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脑血管造影术中X射线机房内辐射剂量分布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介入放射学 剂量率 辐射场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医用辐射中危害控制与风险评价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7-390
页数 分类号 R81
字数 224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1.04.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娄云 47 216 8.0 12.0
2 翟曙光 9 38 4.0 6.0
3 彭建亮 8 32 3.0 5.0
4 冯泽臣 39 193 8.0 12.0
5 侯磊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7 20 2.0 4.0
6 万玲 31 170 8.0 11.0
7 武大鹏 14 75 6.0 8.0
8 王树华 3 43 2.0 3.0
9 王新明 24 109 6.0 9.0
10 王宏芳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17 174 7.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介入放射学
剂量率
辐射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月刊
0254-5098
11-2271/R
16开
北京市德外新康街2号
18-93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32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449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