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自行设计搭建的高温熔融-高压水射流装置,进行了熔融态转炉钢渣与高炉渣的高压水射流试验.试验表明:采用高压水射流直接冷却微细化的方法能够同时实现转炉钢渣的微细化与胶凝活性增强;在本文试验条件下,采用8~10 MPa的高压水,射流冷却后的射流钢渣体积平均粒度达到94.3μm.主要物相是玻璃相和结晶矿物Ca<,2>SiO<,4>,由其所制备胶凝材料养护28 d的抗压强度达33.96MPa,超过原钢渣制备胶凝材料8MPa.射流高炉矿渣形成絮状结构,并具有更低胶凝活性.与熔融态高炉矿渣相比,熔融态转炉钢渣更适合采用高压水射流方法.
推荐文章
淹没条件下超高压水射流冲蚀切割破岩实验研究
石油
天然气
钻井
超高压
水射流
切割
破岩
高压水射流破岩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高压射流
岩石破碎
临界压力
数值模拟
机理
超高压水射流形成过程中的压力损失研究
超高压水射流
压力损失
断面收缩
喷嘴直径
水射流压力
高压水射流射孔过程及机理研究
水射流
射孔
孔隙度
岩石损伤模型
有限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钢铁熔渣在高压水射流条件下的粒度与胶凝活性变化规律
来源期刊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钢铁冶金 废料利用 粉碎 水泥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冶金与材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1-165
页数 分类号 TF0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苍大强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生态与循环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15 2169 21.0 30.0
2 李宇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生态与循环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0 246 9.0 14.0
3 宗燕兵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生态与循环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67 435 12.0 16.0
4 刘晓明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生态与循环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4 55 5.0 7.0
5 张玲玲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25 88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37)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7)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钢铁冶金
废料利用
粉碎
水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程科学学报
月刊
2095-9389
10-1297/TF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0号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88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4737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