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麦壳柱吸附铜离子的动态实验进行了研究.pH为5时有利于吸附,Na+和Ca2+的存在不利于吸附,说明在吸附过程中存在离子交换机理.溶液流速、溶液浓度对流出曲线有较大的影响.吸附后的麦壳用0.5mol/L盐酸再生,能重复使用.对不同流速和不同浓度的流出曲线用Thomas和Yoon-Nelson线性模型进行了拟合,并预测了流出曲线.结果表明,饱和吸附量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流速的增加而减小;穿透时间随初始浓度和流速的增大均减小.在不同条件下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20~0.948,说明Thomas和Yoon-Nelson模型都可用于描述穿透曲线.
推荐文章
松树皮吸附水溶液中铜离子的性能研究
松树皮
生物吸附
铜离子
吸附动力学
吸附等温式
铜尾矿对水溶液中磷的吸附与解吸
铜尾矿
吸附
解吸
铁氧化物
改性小麦壳对水溶液中Cd2+的吸附研究
小麦壳
高锰酸钾
改性
吸附
影响因素
印迹材料对水溶液中镍离子的选择吸附研究
离子印迹
镍离子
选择性吸附
动力学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麦壳对水溶液中铜离子的动态吸附研究
来源期刊 离子交换与吸附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麦壳 吸附 铜离子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3-109
页数 分类号 X703
字数 283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韩润平 郑州大学化学系 64 1132 21.0 31.0
2 李玉飞 郑州大学化学系 3 28 2.0 3.0
3 高聪丽 郑州大学化学系 1 21 1.0 1.0
4 豆婵婵 郑州大学化学系 1 21 1.0 1.0
5 宋继贇 郑州大学化学系 1 21 1.0 1.0
6 和笑天 郑州大学化学系 1 2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4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2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麦壳
吸附
铜离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离子交换与吸附
双月刊
1001-5493
12-1147/O6
16开
天津南开大学
6-57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2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8039
相关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China Postdoctoral Science Foundation
官方网址:http://www.chinapostdoctor.org.cn/index.asp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kyc.hncj.edu.cn/gzzd/gzzd56.htm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