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辽宁本溪晶花洞发育于中奥陶世马家沟组(O2m)厚层灰岩中,主要受近SN、NE断裂控制,沿近SN断裂发育高度不同的4层洞穴.洞内沉积物以化学沉积为主,机械沉积较少.通过测定洞内外的温度、湿度及CO2含量,对比研究发现洞穴封闭性较好,与外界大气循环较差.在与洞外干河河流阶地的高程及形成时代上的对比研究基础上,结合主洞所采年龄样的铀系法测年(111.5±5.3ka),初步推断晶花洞主洞发育于晚更新世.
推荐文章
本溪水洞洞穴空气CO_2浓度与温、湿度的空间分布和昼夜变化特征
CO_2浓度
空间分布
昼夜变化
本溪水洞
辽宁
辽宁本溪晶花洞碳酸钙沉积物颜色多样性分析
岩溶洞穴
碳酸钙沉积物
颜色多样性
致色物质
色彩成因
晶花洞
辽宁本溪
全充型复活溶洞-宜兴慕蠡洞洞穴发育特征
慕蠡洞
全充型复活溶洞
堆积物
地下暗河
贵州纳朵洞洞穴滴水理化特征及其石漠化响应
洞穴滴水
理化特征
石漠化
纳朵洞
贵州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辽宁本溪晶花洞洞穴特征及形成时代
来源期刊 世界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晶花洞 洞穴特征 化学沉积 形成时代 本溪 辽宁
年,卷(期) 2011,(3)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5-380
页数 分类号 P534.63|P512
字数 39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5589.2011.03.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秦亚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6 27 3.0 5.0
2 常建平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7 10 2.0 2.0
3 程新民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4 227 9.0 13.0
4 平智岚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晶花洞
洞穴特征
化学沉积
形成时代
本溪
辽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世界地质
季刊
1004-5589
22-1111/P
大16开
长春市西民主大街938号
12-127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57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02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