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12例临床抗凝治疗无效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行介入治疗,全部患者均接受经静脉插管接触性溶栓联合机械性碎栓治疗,其中3例在接受经静脉途径溶栓后又接受了经动脉溶栓.术后继续抗凝治疗12月,随访12~24月,平均18月.结果 12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得到缓解或部分缓解,其中10例头痛消失,2例存在轻度头痛.所有患者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均恢复正常,未再发生血栓形成和新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除了1例患者出现股静脉穿刺部位皮下渗血外,其余患者均未发生与操作相关的颅内或全身出血并发症.结论 介人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推荐文章
儿童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儿童
颅内静脉窦
血栓形成
磁共振静脉成像
围生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3例临床与影像学分析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围生期
磁共振
磁共振静脉成像
低分子量肝素
临床表现
颅内静脉窦血栓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静脉窦血栓形成
颅内
血管内介入治疗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静脉窦血栓形成
血管内介入治疗
效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介入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来源期刊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静脉窦 血栓形成 介入治疗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59
页数 5页 分类号 R651.1
字数 420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812.2011.02.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颖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73 471 10.0 19.0
2 鲁雅琴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35 268 9.0 15.0
3 陈军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54 270 9.0 14.0
4 刘宁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67 380 9.0 16.0
5 杨奎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17 125 5.0 11.0
6 陈江君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25 189 7.0 13.0
7 王天红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22 47 4.0 5.0
8 谷有全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38 158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1)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静脉窦
血栓形成
介入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000-2812
62-1194/R
16开
兰州市东岗西路199号(兰州大学医学校区)
54-61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3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84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