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两个强对流风暴个例,利用探空资料辅以卫星反演方法,揭示了强对流风暴中同质冻结增温这一事实。探空观测到在强风暴中同质冻结潜热释放造成该层内的空气增温达5℃以上,风暴中强上升气流使云滴没有足够的时间长大,云水向雨水转化和云的晶化会被推到更高的高度,在到达同质冻结高度之前,异质核化过程没有太多的时间消耗大量云水,多数云滴被带到同质冻结高度以上时迅速冻结,造成潜热的集中释放,使周围的空气增温。NOAA卫星观测到的云顶的大量由同质冻结形成的小冰粒子以及过顶现象,进一步证实了同质冻结潜热增温。当探空仪靠近风暴、对流层顶又距同质冻结高度层较近时,同质冻结增温作用有可能被探空仪观测到。
推荐文章
强对流风暴新一代雷达产品特征分析
强对流风暴
飑线
弧线窄带速度线
雷暴出流边界
中气旋
云南4次热带系统影响强对流风暴卫星云图和地闪特征
强对流风暴
热带系统
卫星云图特征
地闪特征
演变
2010年6月3日强对流风暴过程分析
强对流
K指数
多单体风暴
中气旋
华北平原对流风暴的个例分析
华北平原
对流风暴
单体组合
垂直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强对流风暴中同质冻结增温的直接探空观测
来源期刊 大气科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潜热释放 增温 强对流风暴 探空 卫星反演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6-422
页数 分类号 P412
字数 170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7097.2011.04.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戴进 28 336 12.0 18.0
2 余兴 41 443 15.0 19.0
3 刘贵华 16 156 7.0 12.0
4 徐小红 21 272 10.0 16.0
5 岳治国 31 264 11.0 15.0
6 朱延年 19 163 8.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潜热释放
增温
强对流风暴
探空
卫星反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气科学学报
双月刊
1674-7097
32-1803/P
16开
江苏省南京市宁六路219号
28-405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89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337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