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前,我国用于地震前兆监测的地电阻率观测系统大部分都是单一极距的,这种观测方法在实际观测中普遍存在着地电阻率季节性变化的现象,这种季节性变化与地震异常变化一起叠加在观测值中,给地震异常的识别和判定带来了一定困难.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进行地电阻率的多极距观测. 本文介绍了采用ZD8MI电阻率多极距观测系统在山丹地震台的试验观测情况,该系统是最新研制的、专用于地震前兆监测的地电阻率多极距观测系统. 一年多的台站试验观测和反演结果表明,浅层电阻率的变化相对较大,而深层的相对变化较小,因此利用多极距观测系统进行不同层位的地电阻率观测,对排除干扰和识别地震前兆信息显得尤为重要,是地电阻率观测技术发展的一个趋势.
推荐文章
地电阻率多极距观测反演初步研究
地电阻率
一维电阻率结构
二维电阻率结构
多极距观测
一维反演
地电阻率多极距观测及研究进展
地电阻率
多极距观测
发展
现状
安徽嘉山台的多极距电阻率观测
嘉山台
电阻率观测
多极距
反演
编码源地电阻率观测试验
编码源电磁法
循环互相关法
地电阻率观测
抗干扰性
台站试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地电阻率多极距观测系统及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地震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地电阻率 多极距观测 电极控制器 地电阻率年变化
年,卷(期) 201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31
页数 分类号 P315
字数 47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274.2011.01.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涛 31 304 9.0 17.0
2 张世中 22 141 6.0 11.0
3 王兰炜 22 236 8.0 15.0
4 朱旭 8 35 3.0 5.0
5 刘大鹏 13 114 5.0 10.0
6 胡哲 10 61 5.0 7.0
7 张宇 11 57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105)
二级引证文献  (93)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6(1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28)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8(1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9(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20(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电阻率
多极距观测
电极控制器
地电阻率年变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震
季刊
1000-3274
11-1893/P
16开
北京166信箱
2-820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2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20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