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蒋柏藩-顾益初无机磷分级方法,对黄土高原两种农田土壤剖面(0~100 cm)中无机磷形态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农田土壤剖面(0~100 cm)中无机磷形态占全磷的90.95%;无机磷又以Ca-P为主,所占比例在87.86%~92.55%之间;糜子地土壤剖面中无机磷总量、Ca2-P、Ca8-P、Al-P和Fe-P含量高于马铃薯地土壤,0-P和Ca10-P含量低干马铃薯地土壤;各无机磷形态含f顺序为Ca10-P>0-P>Ca8-P>Fe-P>Al-P>Ca2-P.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黄土高原两种农田土壤中Ca2-P是速效磷的主体.
推荐文章
岩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钙形态分布特征
岩溶区
土地利用类型
土壤Ca形态
分布特征
喀斯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裂隙土壤有机碳及磷素赋存特征
裂隙土壤
有机碳
磷素
喀斯特石漠化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作物铅的积累特征及其健康风险分析
土地利用类型
土壤
作物
健康风险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陕北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无机磷形态分布及有效性研究
来源期刊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无机磷形态 糜子 马铃薯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土壤与植物营养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3-136
页数 分类号 S153.6+1
字数 342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吕家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00 2448 27.0 46.0
2 张倩 27 45 4.0 5.0
3 刘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7 80 5.0 7.0
4 张素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5 116 5.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59)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60)
二级引证文献  (65)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7(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8(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9(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土高原
无机磷形态
糜子
马铃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双月刊
1000-7601
61-1088/S
大16开
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1-14号信箱
52-97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18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748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