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实现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对影响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Mart.)Sloms]高产高效的放养及采收条件(包括初始放养日期、采收标准和采收比例)进行了研究,并对凤眼莲的生长曲线以及N、P和K的积累量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总氮、总磷和钾含量分别为3.41~7.18、0.05~0.27和2.24~5.18 mg·L-1的水体中,在生长前期由于产生分蘖和植株个体生长,凤眼莲生物量快速增加;当植株生长至一定高度,生物量增幅减小;通过这一生长过程,凤眼莲的最高生物量可达28.28 kg·m-2.初始放养日期对凤眼莲的生长曲线和生物量均有明显影响,随初始放养日期的推迟生物量逐渐增大,在4月10日、4月17日、4月24日、5月1日和5月8日放养的凤眼莲经过63 d的放养,生物量均明显增加,其中,5月8日放养的凤眼莲总生物量最高,达到24.36 kg·m-2.采收标准和采收比例对凤眼莲的采收频率和累计采收量以及N、P和K积累量具有显著影响.按照10~15、15~20、20~25、25kg·m-2以上及最高生物量的采收标准以及1/2和2/3的采收比例进行采收,凤眼莲的累计采收量均高于一次性采收(对照),且与其生物量呈抛物线型关系,但采收频率则与生物量成反比;采取不同的采收标准及采收比例,凤眼莲的干物质含量及N、P和K含量及总量均有一定的差异,但除干物质含量外,N、P和K含量及总量均明显高于一次性采收;总体上,采用20~25 kg·m-2的采收标准及2/3采收比例,凤眼莲的累计采收量最高、采收频率较少,对N、P和K的积累量最大.综合比较结果显示:在南京地区凤眼莲可于4月初开始放养,4月至5月分蘖,6月以后正常生长,并可按照20~25kg·m-2的采收标准和2/3的采收比例进行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