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研究交、直流混联系统中局部电网的电气连接强度对受端交流系统换流母线静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以南方电网作为研究模型,利用BPA(Bonneville Power Administration)软件进行受端交流系统电压稳定的实例仿真,对南方电网内部不同局部电网的电气连接强度对受端交流系统电压稳定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与直流并行的交流通道的线路电气长度是影响受端系统换流母线静态电压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与受端相距较远的送端电网和受端电网内部的交流电气连接强度对受端交流系统换流母线静态电压稳定影响不大;短路容量指标在评估受端系统交流母线的电压稳定性时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推荐文章
基于VSC技术的交直流混联系统静态电压稳定分析
静态电压稳定性
VSC-HVDC输电技术
交直流混联系统
交直流混联系统电压稳定在线评估体系
电压稳定
在线评估指标
在线评估体系
交直流混联电网
直流建模对静态电压稳定分析的影响
特高压直流
逆变站
无功补偿
换流变分接头
静态电压稳定
浙江交直流混联受端电网静态稳定分析
特高压
交直流混联电网
静态功角稳定
静态电压稳定
受端电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电网连接强度对交、直流混联系统静态电压稳定影响的研究
来源期刊 广东电力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短路比 短路容量 交、直流混联系统 电压稳定 局部电网电气连接强度
年,卷(期) 2011,(9) 所属期刊栏目 交直流专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71
页数 分类号 TM721.3|TM723
字数 284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290X.2011.09.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程昕 2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2)
共引文献  (72)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7)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短路比
短路容量
交、直流混联系统
电压稳定
局部电网电气连接强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电力
月刊
1007-290X
44-1420/TM
大16开
广州市东风东路水均岗8号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373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274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