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ICP)、热重(TG)等分析方法对黏土矿物的结构成分、加热特性等进行了检测;通过蒸馏冷凝等实验,实现了对吸附后黏土矿物的吸附水、层间水、结构水的分离,检测了氚在黏土矿物结构内外各类型水中的分布;通过红外吸收光谱(IR)等分析方法对氚在黏土矿物结构中的吸附位置及形态进行了检测研究;通过同位素效应等作用对氚在黏土矿物中滞留的动力与途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氚在黏土矿物等土壤孔隙介质中产生滞留的主要原因是氚进入黏土矿物的吸附水、层间水、结构水引起的,氚在黏土矿物吸附水、层间水、结构水中的含量占实验中氚总量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3.65%~38.71%、0.32%~5.96%、1.28%~4.37%,这一比例随黏土矿物种类不同而不同,主要是由于不同黏土矿物有着不同的组成元素及结构;氚在黏土矿物中的主要存在形态为氚羟基(OT)和氚水分子(HTO),氚在黏土矿物的吸附水、层间水中主要以氚水分子形态存在,在黏土矿物的结构水中主要以氚羟基形态存在;氚进入黏土矿物并产生滞留的动力学机制主要是分子扩散作用、电荷吸附作用、同位素交换作用和氚的同位素效应.
推荐文章
黏土矿物胶体对氧化石墨烯和As(Ⅴ)在多孔介质中迁移的影响
氧化石墨烯
高岭石
蒙脱石
As(Ⅴ)
迁移
腐植酸和Cd2+对黏土胶粒在饱和多孔介质中迁移的影响
黏土胶粒
Cd2+
腐植酸
饱和多孔介质
共迁移
烃类气体在多孔介质中的吸附研究
多孔介质
表面
气态烃
吸附
储集层
研究
黏土矿物胶体对氧化石墨烯和As(Ⅴ)在多孔介质中迁移的影响
氧化石墨烯
高岭石
蒙脱石
As(Ⅴ)
迁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氚在黏土矿物等多孔介质中的滞留机制
来源期刊 环境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黏土矿物 滞留机制 多孔介质 同位素
年,卷(期) 2011,(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42-748
页数 分类号 X14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金生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4 3135 29.0 43.0
2 滕彦国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54 2574 26.0 43.0
3 吴东杰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7 59 4.0 7.0
4 张可霓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6 130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黏土矿物
滞留机制
多孔介质
同位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科学
月刊
0250-3301
11-1895/X
16开
海淀区双清路18号(北京市2871信箱)
2-821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846
总下载数(次)
54
总被引数(次)
231880
相关基金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