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测试自制气冷射频针的性能,验证气冷射频技术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设计了8种实验工况,实验过程中实时记录距射频针0.5cm、1.0cm、1.5cm处的温度值及消融时间,确定氮气压力、射频功率、冷却方式对消融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气冷射频针能显著延长射频消融时间,提高射频针外围的温度,温度提高幅度、消融时间均与氮气压力正相关;同样工况下,间断冷却比先冷时各点温度稍高,消融时间稍长,但并无显著性差异;30W功率时的各点温度均显著高于对应的45W功率时的温度,常温氮气节流后产生的冷量不足以有效延长45W以上功率时的消融时间.
推荐文章
含液对气体节流温降计算的影响
天然气
节流温降
焦耳-汤姆逊效应
含液量
新型笼套式节流阀节流性能分析
笼套式节流阀
节流
对比
降压
流速
中间完全冷却CO_2跨临界双级压缩节流循环
CO_2跨临界双级压缩节流循环
中间完全冷却
性能系数
最优中间压力
气体节流膨胀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气体
节流膨胀
焦耳-汤姆逊效应
热力学特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自制气体节流冷却射频针性能初探
来源期刊 制冷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热工学 气体节流冷却 射频针 温度 消融时间
年,卷(期) 2011,(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4-78
页数 分类号 TB69
字数 41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1.03.07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鹏飞 14 30 3.0 4.0
2 赵庆孝 14 41 4.0 5.0
3 常兆华 5 4 1.0 1.0
4 王玉凯 4 10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3)
19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热工学
气体节流冷却
射频针
温度
消融时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制冷学报
双月刊
0253-4339
11-2182/TB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阜成路67号银都大厦10层
892101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3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16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