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2009年9月-2010年2月测定陆基围隔中水生植物种植密度、浮床水面覆盖率、水质状况、浮游藻类群落特征及水生生物生长状况,研究了沉水植物与植物浮床相结合的新型养殖水体净化模式对养虾塘污染原位净化及水质调控效果.结果表明,养虾塘第V组围隔(单个围隔面积为3 m×3 m)内栽种苦草(Vallisneria natans)4.0 kg和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3.0kg,与种植312株常绿鸢尾(Iris hexagonus)的植物浮床组合,对养殖污染的控制效果较好,TN、TP、CODMn分别从3.4l、0.32、14.34 mg·L-1降至0.79、0.02和11.96mg·L-1;第V组围隔内浮游藻类Margalef指数为4.00,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3.32,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76,显示养殖水体环境较稳定,水质相对较好.
推荐文章
组合生态浮床净化养殖水体效果研究
大藻
组合生态浮床
水质净化
养殖排放水
植物浮床在养殖池塘水环境污染生态修复中的应月
植物浮床
水产养殖
池塘
水环境
污染
生态修复
不同填料强化生态浮床对淡水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
淡水养殖水体
强化生态浮床
人工填料
立体弹性填料
生物绳填料
生态修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沉水植物与生态浮床组合对水产养殖污染控制的研究
来源期刊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沉水植物 植物浮床 陆基围隔 养殖污染 水质净化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污染控制与修复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94
页数 分类号 X52
字数 669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4831.2011.02.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饮江 上海海洋大学水域环境生态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87 798 17.0 24.0
2 李娟英 上海海洋大学水域环境生态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80 606 14.0 21.0
3 黄子贤 上海海洋大学水域环境生态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3 86 2.0 3.0
4 董悦 上海海洋大学水域环境生态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17 265 9.0 16.0
5 罗思亭 上海海洋大学水域环境生态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4 122 4.0 4.0
6 霍妲翠 上海海洋大学水域环境生态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2 8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0)
共引文献  (313)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5)
同被引文献  (265)
二级引证文献  (134)
196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5(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8)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5)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24)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5(1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6(25)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7(2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8(2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9(2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20(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沉水植物
植物浮床
陆基围隔
养殖污染
水质净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月刊
1673-4831
32-1766/X
大16开
南京市蒋王庙街8号
28-114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66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35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