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研究含油多孔介质的二维水动力弥散特性,控制砂土中柴油和机油含油率为0、1%、2%,作为供试的含油多孔介质,采用自己设计的二维水动力弥散试验装置测定示踪剂(氯化钙)的穿透曲线,并定量确定了含油砂土的有效孔隙度、纵向弥散度、横向弥散度以及砂土中孔隙水的流速.试验结果表明,有效孔隙度随石油含量的增加而减小,而且含柴油砂土的有效孔隙度减小比含机油砂土更加显著;在纵向上,示踪剂浓度峰值的到达时间和峰值浓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孔隙水流速的大小,孔隙水流速越大,示踪剂达到浓度峰值的时间越短,且峰值浓度越大;含机油砂土的纵向弥散度小于清洁砂土,而含柴油砂土的纵向弥散度大于清洁砂土;不同含油率砂土的纵向弥散度变化范围为0.133~0.370cm,横向弥散度变化范围为9.83×10-3~4.64×10-2cm,纵向弥散度均大于其横向弥散度.
推荐文章
多孔介质燃烧-换热器的二维数值研究
数值研究
多孔介质
燃烧-换热器
二维分数阶对流-弥散方程的数值解
二维分数阶对流-弥散方程
反常扩散
时空相关性
数值解
溶质运移
二维弥散介质温度场的快速重建
温度场重建
逆向MonteCarlo
电荷耦合器件摄像机
反问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含油多孔介质二维弥散特性初步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含油多孔介质 二维弥散 有效孔隙度 弥散度
年,卷(期) 2011,(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2
页数 分类号 P641
字数 543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5174.2011.10.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西来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68 2125 25.0 34.0
2 梁春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7 33 4.0 5.0
3 张俊杰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1 64 4.0 8.0
4 王宏宇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含油多孔介质
二维弥散
有效孔隙度
弥散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月刊
1672-5174
37-1414/P
大16开
青岛市松岭路238号
24-31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53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4758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