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诊断主动脉夹层的价值.方法 8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均接受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工作站用动脉期薄层图像进行图像后处理,比较3D成像中VRT自由切割成像及仿真内镜(VE)与其他后处理方法对腹腔干以上水平内膜破口的显示率.结果 87例中,De Bakey Ⅰ型19例,Ⅱ型5例,Ⅲ型63例.各种重建方法对内膜破口的显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VRT自由切割成像(81/87,93.10%)、MPR(80/87,91.95%)、CPR(79/87,90.80%)、轴位+VE(79/87,90.80%)、轴位(78/87,89.66%)、VR(41/87,47.13%)、MIP(22/87,2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376,P<0.001).结论 CTVE能立体直观地显示破口位置,结合轴位图像可提高对破口的显示率;VRT自由切割成像对破口显示率较VR明显提高,优于MPR.
推荐文章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主动脉夹层
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
血管成像技术
图像后处理
诊断应用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及后处理技术在主动脉夹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多层螺旋CT
血管造影术
后处理技术
主动脉夹层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及后处理技术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口的诊断价值
主动脉
夹层
支架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图像处理
多层螺旋CT平扫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主动脉夹层
螺旋CT
CT血管成像
诊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诊断主动脉夹层
来源期刊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主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VRT自由切割成像 仿真内镜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5-279
页数 分类号 R814.42|R543.1
字数 412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磊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67 529 11.0 21.0
2 吕双志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9 41 4.0 6.0
3 张镭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11 5 1.0 2.0
4 刘光宝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4 8 2.0 2.0
5 陶宇峰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3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主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VRT自由切割成像
仿真内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月刊
1672-8475
11-5213/R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北四环西路21号大猷楼502室
80-220
200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2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634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