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骨疲劳裂纹的出现和自我修复被认为是引发并促进骨重建的重要原因之一.骨内产生微微裂纹后裂纹尖端部位的应力值比将会其它部位高,而且裂纹两侧的应力状态也将会发生改变,因而其压电电位也可能发生变化,确定这种电压的变化有助于了解骨内微裂纹自修复的机理.该文采用机加工切槽的方式模拟骨的微裂纹,对切槽部位的压电电压进行了测试分析.测试结果显示切槽之后电极部位的压电电位有降低的趋势,表明切槽后的电极区域上虽然裂纹尖端出现很大的正应力,但产生的压电电荷总体数量在减少,分析认为影响切槽部位压电电荷数量的主要因素不是正应力,而是切应力.
推荐文章
影响铜电解槽电压因素的探讨
槽电压
铜电解
电解液
电流密度
电耗
下颌骨牵引成骨对下牙槽神经超微结构的影响
牵引术
牙槽突/神经支配
神经组织/超微结构
下颌骨
压电驱动器电压及其频率对驱动速度的影响
应力-应变关系
压电驱动器
频率
输入电压
有限宽切槽对CCNBD断裂试样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人字形切槽巴西圆盘(CCNBD)
无量纲应力强度因子
断裂韧度
切槽宽度
FRANC3D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切槽对骨压电电压的影响
来源期刊 工程力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生物力学 骨压电性 微裂纹 切应力 压电电压
年,卷(期) 201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3-237
页数 5页 分类号 O34|Q66|R318.0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侯振德 43 212 8.0 12.0
2 富东慧 31 230 8.0 14.0
3 秦庆华 7 34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物力学
骨压电性
微裂纹
切应力
压电电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程力学
月刊
1000-4750
11-2595/O3
大16开
北京清华大学新水利馆114室
82-862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00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25502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