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经股静脉途径一次性完成室间隔缺损(VSD)合并房间隔缺损(ASD)的可行性、方法及疗效.方法 5例患者,术前超声检查均确诊为VSD合并ASD.年龄3~21岁,VSD直径4.5 ~7.6 mm,ASD直径8~21 mm.5例患者均于术中先行左心室造影,确定VSD适合封堵后,首先封堵VSD,然后封堵ASD.结果 5例患者均单纯经股静脉途径一次介入治疗成功.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无并发症.结论 经股静脉途径一次性完成房室间隔复合型缺损的介入治疗具有技术上的可行性、创新性和良好的治疗效果.
推荐文章
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126例
室间隔缺损
介入封堵
心脏超声
经导管介入治疗儿童和成人室间隔缺损的比较
室间隔缺损
心脏导管插入术
儿童
成人
经导管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58例临床观察
室间隔缺损
介入治疗
传统治疗
临床评估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经导管封堵的疗效视察
室间隔缺损
心脏导管插入术
心脏缺损,先天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经股静脉途径一次性完成房室间隔复合型缺损的介入治疗
来源期刊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脏缺损,先天性 室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 封堵器
年,卷(期) 2011,(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5-267
页数 分类号 R541.1
字数 224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8812.2011.05.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永彪 河南弘大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 5 14 2.0 3.0
2 刘怀霖 河南弘大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 10 23 3.0 4.0
3 张杰 河南弘大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 11 26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57)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脏缺损,先天性
室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
封堵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月刊
1004-8812
11-3155/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大红罗厂街1号
82-66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07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70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