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以兔腘窝淋巴结动物模型,利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评价三种不同的半自动方法分析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分布的临床价值.方法 21只兔被随机分为炎症和肿瘤转移两组,在动物模型建立以后,行磁共振扫描,采用多b值进行弥散加权成像,扫描后取出淋巴结行病理检查.利用线性回归计算表观弥散系数,比较良恶性淋巴结ADC值是否存在差异,并利用3种方式对图像进行分析:方法1:求淋巴结皮髓质ADC值之比;方法2:ADC值距人工标记中心距离的变化率;方法3:求ADC值随距形态学骨架距离的变化率.对其结果进行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分析,计算相应的曲线下面积等统计参量.结果 41枚淋巴结被计入研究,22枚为转移,19枚为炎症.平均ADC值分别为:1.54×10-3 mm2/s和1.42×10-3 mm2/s (P =0.234).曲线下面积三种方法及ADC平均值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9 (皮髓质ADC值比),0.775 (至人工中心),0.654 (至骨架)和0.583 (ADC平均值).最大约登指数分别为0.639,0.517,0.304和0.266.结论 皮髓质值比有最佳的曲线下面积,为三种方法中最佳,对评价淋巴结良恶性有一定临床价值.
推荐文章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腹部淋巴结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淋巴结
腹部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鉴别诊断
1.5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表观弥散系数在椎体良恶性压缩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椎体良恶性压缩骨折
磁共振
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超声对颈部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超声
颈部淋巴结
良恶性
鉴别诊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分布的淋巴结良恶性鉴别方法研究
来源期刊 磁共振成像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弥散加权成像 淋巴结 肿瘤转移 表观弥散系数 磁共振成像
年,卷(期) 2011,(5)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9-352
页数 分类号 R445.2|R733.4
字数 379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8034.2011.05.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金征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 127 801 15.0 21.0
2 薛华丹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 57 345 11.0 15.0
3 雷晶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 2 10 1.0 2.0
4 何泳蓝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 3 21 3.0 3.0
5 李琢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 1 9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43)
二级引证文献  (4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6(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弥散加权成像
淋巴结
肿瘤转移
表观弥散系数
磁共振成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磁共振成像
月刊
1674-8034
11-5902/R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智能大厦9层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59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944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