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聚焦超声对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组织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观察聚焦超声治疗前后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和疗效评分;HE染色法检测其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其人原始造血细胞抗原(CD34),髓磷脂碱性蛋白(MBP)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聚焦超声治疗后,痰痒症状消失,外阴皮肤外观逐渐恢复正常;上皮细胞层数恢复正常且排列整齐,基底层内黑色素细胞增加,真皮内的微血管和神经末梢增多,淋巴细胞浸润明显减少;CD34,MBP表达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各类型之间并无明显差异.结论 聚焦超声治疗可促进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局部微血管、神经系统正常转归.
推荐文章
影响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疗效的相关因素研究
聚焦超声治疗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疗效
相关因素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变治疗进展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外阴鳞状上皮增生
外阴硬化性苔癣
皮肤病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体会
聚焦超声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系统评价
聚焦超声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有效性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聚焦超声对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组织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超声治疗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生物学行为
年,卷(期) 2011,(8) 所属期刊栏目 超声治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49-751
页数 分类号 R445.1
字数 273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0101.2011.08.02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丽萍 重庆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4 7 2.0 2.0
2 李成志 重庆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36 304 9.0 15.0
3 刘毅 重庆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12 32 3.0 5.0
4 熊郁 重庆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8 65 4.0 8.0
5 范秀芳 重庆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3 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281)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7)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4(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声治疗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生物学行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月刊
1002-0101
11-2110/R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大钟寺东路太阳园小区8号楼909室
82-151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279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745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