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检测维生素D受体(VDR)Bsm I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EE)的相关性,以及对SEE患者VDR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检测VDRBsm I多态性位点和基因型在24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162例健康对照组中的分布情况.并分析与SLE发病的相关性及对SLE患者临床的影响.同时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VDR mRNA在48例SLE患者和38例健康对照组的表达.结果 VDR Bsm I多态性等位基因B和b频率在SLE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6),但B等位基因阳性的SEE患者(BB基因型和Bb基因型患者)肾脏损害的发生率较B等位基因阴性SLE患者明显升高(bb基因型患者,P=0.044).VDR mRNA在48例SLE患者表达下调,其⊿Ct值(⊿Ct值越大,表达量越小)为9.26±2.37,高于健康对照组的7.82±3.05(P=0.026).而在SLE患者.B等位基因阳性患者的VDR mRNA的⊿Ct值为9.53±0.53,明显高于B等位基因阴性患者的7.77±4.30(t=2.502,P=0.016).结论 VDR Bsm I基因多态性与SLE发病易感性无关,但B等位基因阳性患者更容易发生肾脏损害,此可能与B等位基因下调SLE患者的VDR mRNA表达有关.
推荐文章
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雌激素受体的表达
红斑狼疮,系统性
雌激素受体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妊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
妊娠
妊娠管理
治疗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睡眠与焦虑相关性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
睡眠质量
焦虑症状
相关性分析
VDR基因多态性与HBV宫内感染的相关性
维生素D受体
基因多态性
肝炎病毒,乙型
宫内感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维生素D受体Bsm I基因多态性及VDR mRNA表达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
来源期刊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维生素D受体 Bsm I 基因多态性
年,卷(期) 2011,(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3
页数 分类号 R392.12|R593.241
字数 501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8705.2011.01.00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6)
198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系统性红斑狼疮
维生素D受体
Bsm I
基因多态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季刊
1673-8705
11-5558/R
16开
北京东城区王府井帅府园1号16楼019室
80-690
200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54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44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