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长圆针针刺背俞穴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遵循随机分组设计原则设立长圆针治疗组和毫针对照组,两组均结合局部毫针围刺及毫针排刺枕部、项部规律性阿是穴,并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83例,治愈率68.67%,总有效率96.39%;对照组78例,治愈率47.45%,总有效率83.33%.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长圆针针刺背俞穴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显著.
推荐文章
新型强脉冲光联合皮肤滚针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新型强脉冲光(OPT)
皮肤滚针(微针)
黄褐斑
针药并用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黄褐斑
针药并用
辨证论治
微针疗法治疗难治性黄褐斑临床观察
微针疗法
黄褐斑
难治性黄褐斑
MASI评分
疗效
督脉埋针治疗女性黄褐斑的临床研究
督脉埋针
透穴刺法
女性黄褐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长圆针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期刊 中国美容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长圆针 毫针 黄褐斑 规律性阿是穴 疗效观察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中医药美容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7-668
页数 分类号 R758.4
字数 25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6455.2011.04.05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景东 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136 672 14.0 21.0
2 董宝强 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168 558 13.0 18.0
3 李江舟 中国人民解放军202医院经筋研究室 6 46 4.0 6.0
4 张书剑 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8 108 4.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62)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67)
二级引证文献  (4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1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长圆针
毫针
黄褐斑
规律性阿是穴
疗效观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美容医学
月刊
1008-6455
61-1347/R
大16开
西安市新科路1号东兴科技大厦12层(西安市188号信箱)
52-27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754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791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