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新的社会精英出现的基础,其实是由于社会制度的改变而带来的新的阶层秩序的产生.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之前,"左翼"政治精英产生的主要基础是现代化过程中农村传统结构的破坏.而在社会主义社会,随着大规模工业化的进程,社会精英的产生就不再依赖于农村的社会结构体,而取决于工业化的社会结构.
推荐文章
论赵树理"十七年"文学思想与主流政治的冲突
赵树理文学思想
主流政治
冲突
再评价
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中"文学"与"伦理"的不平衡问题
文学伦理学批评
伦理
道德现象
美学特性
浅谈"十七年"女性文学的创作倾向
"十七年"
女性文学
创作倾向
浅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十七年与"文革"城市文学中的工业伦理问题
来源期刊 文艺理论与批评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1,(3) 所属期刊栏目 十七年文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0-104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鸿声 39 91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艺理论与批评
双月刊
1002-9583
11-1581/J
16开
北京朝阳区惠新北里甲1号
82-205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47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910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