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极化测量技术是现代雷达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对目标极化特性的测量是实现极化雷达的关键技术,但在工程实现上存在很大的技术挑战.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一种新体制目标特性测量雷达的理论模型,即正交极化二元阵.初步证明了该式天线具有明显的极化空变特性,进而设计了一种新的极化测量处理算法,仅需一个接收处理通道即可在天线波束扫掠目标时,实现目标极化散射矩阵的测量.通过紧凑场微波暗室对自行搭建的正交极化二元阵进行了全极化宽带动态测量实验,利用实测数据处理验证了上述研究的正确性.研究结果对于挖掘现有雷达装备的极化测量潜力,提升其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推荐文章
雷达目标极化散射矩阵的瞬时测量方法
极化测量雷达
目标
极化散射矩阵
互易性
瞬时测量
频移脉冲波形
雷达动目标极化散射矩阵瞬时测量技术
极化散射矩阵
多普勒频移
时延
模糊函数
降雨衰耗对LMDS正交极化的影响
LMDS(本地多点分配业务)
正交极化
交叉极化鉴别率
降雨
基于FEKO的非合作目标动态极化散射特性实时仿真
动态
实时
极化散射特性
FEKO
雷达视线角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正交极化二元阵雷达的空域极化特性及散射矩阵测量方法
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学科
关键词 正交极化二元阵 空域极化特性 雷达目标特性 散射矩阵 极化测量 机械扫描
年,卷(期) 2011,(8)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45-954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雪松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349 3783 29.0 40.0
2 李永祯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115 1014 17.0 23.0
3 肖顺平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236 2807 27.0 37.0
4 罗佳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15 221 8.0 14.0
5 戴幻尧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35 218 8.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正交极化二元阵
空域极化特性
雷达目标特性
散射矩阵
极化测量
机械扫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月刊
1674-7267
11-5846/N
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97
总下载数(次)
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