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电化学还原法在炭布上电沉积铂-氢钨青铜复合催化剂作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阳极.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单电池极化性能测试以及电化学阻抗谱(EIS)法研究了催化剂的组成、分散性及其对氢氧化的电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阴极还原顺序对催化剂的形貌及分散有较大的影响.采用分步还原法制备的HxWO3/Pt电极(先沉积铂,后沉积氢钨青铜)对氢氧化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氢钨青铜与.铂形成协同催化效应,提高了铂对氢氧化的催化活性.而共沉积制备的Pt-HxWO3催化剂的电催化活性较差,这是因为共沉积过程中,由于受到2种电解液共存的影响,电极催化层中没有或较少得到氢钨青铜,且铂催化剂出现明显的团聚现象.
推荐文章
高活性铝合金阳极的电化学行为
铝阳极
腐蚀
电极电位
电化学
碳化钨纳米晶薄膜电极在对硝基苯酚电化学还原中的催化性能
碳化钨
纳米晶薄膜
电催化
对硝基苯酚
钯负载泡沫镍电极电化学还原水中三氯乙酸
钯负载
泡沫镍电极
三氯乙酸
脱氯
光电化学池降解苯酚溶液制氢
纳米TiO2
光电化学池
产氢量
苯酚
降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电化学还原制备铂-氢钨青铜阳极
来源期刊 应用化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电化学还原法 氢钨青铜 阳极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年,卷(期) 2011,(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08-1414
页数 分类号 O646
字数 410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095.2011.0075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勇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1 54 5.0 6.0
2 张华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67 325 9.0 14.0
3 施庆乐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7 15 2.0 3.0
4 赵文文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5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化学还原法
氢钨青铜
阳极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化学
月刊
1000-0518
22-1128/O6
大16开
长春市人民大街5625号
8-184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41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469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