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摘要:
依据林下多年生草本植物山酢浆草Oxalis griffithii 的形态学特征,将其生活史划分为4个阶段,并根据3种生境下山酢浆草种群的野外调查资料建立了不同种群的Lefkovitch结构矩阵模型.在此基础上预测了山酢浆草种群的动态及其阶段结构的变化;同时,运用敏感度、贡献率指标分析了影响种群动态的关键生活史阶段.结果表明:不同生境下山酢浆草种群的动态发展趋势不尽相同,常绿阔叶林下的种群(MD)呈稳定发展状态,其他2种生境下种群表现出衰退的发展趋势;种群的动态变化过程受个体的生长、残存、萎缩和繁殖等的综合影响;不同生活史阶段对种群动态的影响差异显著,种群动态过程及其发展趋势主要受种群内较大阶段个体的影响.图2表5参19
推荐文章
昆虫种群动态模拟模型
昆虫
种群动态
模型
松嫩平原野古草种群构件结构动态
野古草
无性系植物
种群结构
分株
根茎
季节动态
鼎湖山格木种群动态分析
鼎湖山
格木种群
种群动态
种群增长速率
害虫种群动态模型的燕尾突变分析
种群动态
燕尾突变
分歧点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Lefkovitch矩阵模型的山酢浆草种群动态分析
来源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植物学 矩阵模型 山酢浆草 种群动态 生活史阶段
年,卷(期) 201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71
页数 分类号 S718.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0756.2011.01.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尤海梅 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31 614 11.0 2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
共引文献  (140)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植物学
矩阵模型
山酢浆草
种群动态
生活史阶段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5-0756
33-1370/S
大16开
1984-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7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44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