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测井技术       
摘要:
孤岛油藏馆陶组上段沉积韵律多变,每个地质层段,甚至同一层段的不同部位其岩性、物性、渗透性都不相同,采用普通射孔技术时原油采收率低.提出针对不同物性的地层,在其他射孔参数不变(最优的孔深、孔径、射孔方位等)的情况下,使用不同的孔密进行优化射孔.对应用变孔密射孔技术调整产液剖面、提高水驱、聚驱效果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结合孤岛油藏馆陶组上段的地质特点,总结出该区变密度射孔总表皮系数和射孔后产能计算公式.分析并确定适合孤岛油藏的射孔孔密在12~18孔/m.实际应用表明,针对不同储层物性施行变孔密射孔参数优化,可以提高注聚效果,指导试油工作,在老油田的开发中作用重大.
推荐文章
高孔密复合射孔技术研究
复合射孔
高孔密
pt过程测试
现场应用
射孔防砂技术在桩西馆陶组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桩西油田
射孔
防砂
砾石充填
效果
高孔密、大孔径140射孔器的开发应用
射孔器
高孔密
大孔径
穿深
应用
双复射孔技术在侏罗系油藏中的应用
双复射孔
原理
侏罗系
底水油藏
地层系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变孔密射孔技术在孤岛油藏馆陶组上段的应用
来源期刊 测井技术 学科
关键词 射孔技术 采收率 射孔孔密 优化射孔 注聚效果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射孔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0-163
页数 分类号 TE257.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1338.2011.02.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建新 2 5 1.0 2.0
2 王巧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射孔技术
采收率
射孔孔密
优化射孔
注聚效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测井技术
双月刊
1004-1338
61-1223/TE
大16开
1977-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5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59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