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呃逆所用方剂药物性味、归经的规律和特点,为呃逆的中医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借鉴循证医学和流行病学的思路与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98篇中医治疗呃逆的文献中的用药和药物归类,并分别查出其性、味、归经,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所涉及的“性”进行描述统计发现中医治疗呃逆用药主要是温性,其次是平性药物,此两性占到了全部用药药性的73.5%;用药以苦味为最,其次是辛味药,此两味占到了全部用药药味的64.3%,其它药味则使用较少;“归经”以归脾经的药物为最,紧随其后的是归胃、肺经的药物,此三归经占到了全部用药归经的70.8%.结论:治疗呃逆应紧扣其病机,辛开苦降,药物以温性为主,脏则重在调理脾胃,其次是肺.
推荐文章
中风后呃逆中医治疗进展
中风
呃逆
中医治疗
综述
当代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的组方用药规律分析
冠心病
名老中医
组方用药规律
因子分析
脑卒中后呃逆中医治疗
脑卒中
呃逆
中医治疗
综述
名老中医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用药规律的Logistic回归分析
风湿性心脏病
名老中医经验
Logistic回归分析
通用指数
特异指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医治疗呃逆用药的性味归经研究
来源期刊 新疆中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呃逆 性味/归经 规律
年,卷(期) 2011,(5) 所属期刊栏目 方药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49
页数 分类号 R169.42
字数 255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3931.2011.05.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汪海飚 5 35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2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呃逆
性味/归经
规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疆中医药
双月刊
1009-3931
65-1067/R
大16开
乌鲁木齐市天山区龙泉街191号
58-88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46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89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