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调查并分离了广东、海南、广西、福建和云南等香蕉枯萎病疫区的一批病原菌样本。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HPLC-ESI-MS)法对所分离的28个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菌株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初步分析。发现了分子量为179D的镰刀菌酸及分子量约为783D的未知产物;利用1H-NMR对一株4号生理小种的未知产物进行了结构测定,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为白僵菌素。离体试验表明白僵菌素能够导致香蕉假茎腐烂。
推荐文章
广西香蕉枯萎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及分布
香蕉枯萎病菌
生理小种鉴定
群体分布
广西
香蕉枯萎病苗期抗性鉴定的水培接种法研究
香蕉枯萎病
苗期
抗病性鉴定
水培接种
香蕉枯萎病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防病效果测定
香蕉枯萎病
生物防治
解淀粉芽孢杆菌
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
土地类芽孢杆菌
广西香蕉枯萎病的发生与病原鉴定
香蕉镰刀菌枯萎病
发生情况
病原鉴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香蕉枯萎病菌新毒素——白僵菌素的鉴定
来源期刊 园艺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 白僵菌素 结构 毒性
年,卷(期) 2011,(11) 所属期刊栏目 果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92-2098
页数 分类号 S668.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石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闽台园艺研究中心 30 224 8.0 13.0
2 易干军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143 2563 28.0 42.0
3 李春雨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25 236 10.0 14.0
4 邝瑞彬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9 63 3.0 7.0
5 左存武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3 42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54)
二级引证文献  (84)
196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1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5(2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6(1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7(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8(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香蕉枯萎病
白僵菌素
结构
毒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园艺学报
月刊
0513-353X
11-1924/S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82-471
196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17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12328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