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配方主体确定的情况下,研究了引发剂浓度、聚合前通氮除氧时间、聚合降温后持续反应温度及时间等次要因素对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聚合的影响.正交实验方案结果表明,引发剂浓度及聚合前通氮除氧时间是影响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和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聚合降温后持续反应温度及时间是影响单体转化率的主要因素;最佳方案如下:引发剂浓度为2g/L,聚合前通氮除氧时间为15 min,聚合降温后40℃持续反应,持续反应时间1h.根据最佳方案制得了固含量37.0%、相对分子质量12.8×106的稳定、速溶的聚丙烯酰胺微乳液.
推荐文章
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聚合动力学研究
丙烯酰胺
反相微乳液聚合
氧化还原引发剂
动力学
相对粘均分子质量
反相微乳液聚合制备丙烯酰胺类聚合物微球的研究进展
反相微乳液聚合
聚合物
制备
深部调堵堵水
石油
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聚合体系及其微观结构
反相微乳液
丙烯酰胺
聚合
微观结构
反相乳液聚合制备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及其絮凝性能评价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丙烯酰胺
反相乳液聚合
油田污水
絮凝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聚丙烯酰胺的反相微乳液聚合研究
来源期刊 天津化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反相微乳液聚合 高固含量 正交实验
年,卷(期) 2011,(5) 所属期刊栏目 科技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6
页数 分类号 TQ326.4
字数 305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1267.2011.05.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滕厚开 74 388 10.0 15.0
2 赵林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134 1372 17.0 29.0
3 滕大勇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18 48 4.0 5.0
7 丁秋炜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1 9 1.0 1.0
8 徐俊英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1 9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56)
二级引证文献  (22)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丙烯酰胺
反相微乳液聚合
高固含量
正交实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津化工
双月刊
1008-1267
12-1201/TQ
大16开
天津市南开区长江道孤山路2号
18-203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51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129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