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注气开采是三次采油的一种重要开发方式,在气驱水的过程中,气润湿反转可以使毛细管压力由气驱阻力变为动力,从而提高气驱油效率.用N2和CO2做气驱水实验,研究气润湿反转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实验所用岩心为长庆油田的低渗透率岩心,所用气润湿反转剂属阳离子型氟化物.对气润湿反转前后的岩心做气驱水实验,绘出气润湿反转前后水的采出程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同时用指数模型拟合产水曲线,计算最终采收率和产量递减指数.通过对比2种气体气驱水过程的采出程度、产水速度和残余水饱和度,可见气润湿反转后残余水饱和度降低,表明气润湿反转能提高气驱水的采收率;CO2驱采收率较高,但是在驱替前期,N2驱产水速度较快.
推荐文章
纳米流体对储层润湿性反转提高石油采收率研究进展
纳米流体
提高采收率
润湿性反转
润湿铺展
吸附
气藏提高采收率技术及其对策
天然气
气藏
提高采收率
低渗透气藏
凝析气藏
边底水气藏
技术
对策
提高煤层气采收率措施研究
煤层气藏
煤层气开发
提高采收率
聚合物驱后气润湿反转提高采收率数值模拟研究
聚合物驱
气润湿反转
数值模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气润湿反转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断块油气田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气润湿反转 润湿性 提高采收率
年,卷(期) 2011,(3) 所属期刊栏目 开发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6-388
页数 分类号 TE341
字数 226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东 长江大学教育部油气钻采工程重点实验室 14 35 3.0 5.0
2 韩朝阳 4 33 3.0 4.0
3 曾鸣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油田生产事业部 8 11 2.0 3.0
4 董淼 长江大学教育部油气钻采工程重点实验室 2 3 1.0 1.0
8 侣志刚 2 2 1.0 1.0
9 张连峰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6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气润湿反转
润湿性
提高采收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断块油气田
双月刊
1005-8907
41-1219/TE
大16开
河南省濮阳市中原路157号
36-351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0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99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