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发展经济学领军人物阿瑟·刘易斯(W.Arthur Lewis)在人口流动模型中提出。
推荐文章
中国大拐点
经济拐点
中国
战略机遇期
政治领导人
市场体系
永动机
裂变
基于"刘易斯拐点"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
二元经济结构
刘易斯拐点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创新
人口红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刘易斯拐点
来源期刊 山东统计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刘易斯拐点 农村富余劳动力 诺贝尔经济学奖 人口流动模型 劳动力过剩 工业化过程 发展经济学 非农产业
年,卷(期) 2011,(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
页数 1页 分类号 F01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刘易斯拐点
农村富余劳动力
诺贝尔经济学奖
人口流动模型
劳动力过剩
工业化过程
发展经济学
非农产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统计
双月刊
济南市经四路158号
出版文献量(篇)
225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