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摘要:
本文分析了秦岭山前截洪引渗条件,以及涝河冲洪积扇截洪引渗方式与方案及其效果,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截洪引渗与地下水库调蓄的协同效应.得出涝河冲洪积扇采取有水库、有引渗方案,实施截洪引渗工程与地下水库调蓄的联动,平水年可增补地下水0.45x108m3/a,丰水年可削减洪峰90%以上,增开状态的地下水位与泉流量仍可持续恢复.秦岭山截洪引渗条件和地下水库调蓄功能优越,实施截洪引渗工程对调节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储蓄南水北调水量,缓解关中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减轻洪灾等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
推荐文章
关中盆地秦岭山前地下水库调蓄功能模拟研究
地下水库
调蓄
水资源
数值模拟
关中盆地
地下水库调蓄能力分析
地下水库
调蓄能力
蓄水能力
调水能力
干旱区坎儿井与山前凹陷地下水库
坎儿井
冲(洪)积扇
山前凹陷
地下水库
干旱区
大庆油田地下水库水量调蓄与应急供水
地下水库
水量调蓄
水位恢复
应急供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秦岭山前截洪引渗与地下水库调蓄及其协同效应研究
来源期刊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学科
关键词 秦岭山前 冲洪积扇 截洪引渗 地下水库 调蓄功能 协同效应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水文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3,26
页数 分类号 P64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665.2011.02.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文鹏 86 1235 20.0 30.0
2 仇小强 西安铁路局工务处 2 8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
共引文献  (94)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15)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秦岭山前
冲洪积扇
截洪引渗
地下水库
调蓄功能
协同效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双月刊
1000-3665
11-2202/P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1957-01-01
汉语
出版文献量(篇)
362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56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