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绿僵菌和白僵菌并采取施放粉炮和喷菌液2种方式,对木毒蛾进行林间防治.2 a试验结果表明:2009年,施放粉炮15 d后,粉炮用量60个·hm-2的木毒蛾校正死亡率:绿僵菌为(54.1±3.7)%、白僵菌为(51.8±1.8)%,显著高于粉炮用量30个·hm-2的处理;2010年,粉炮用量45、60个·hm-2处理15 d后,绿僵菌处理木麻黄毒蛾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0.1±3.6)%、(90.3±3.1)%,白僵菌处理分别为(88.5±8.1)%、(85.6±4.1)%,2种粉炮用量间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30个·hm-2处理.使用绿僵菌和白僵菌菌液喷雾12 d后,木毒蛾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93.9±6.3)%、(89.7±3.8)%.施菌后木毒蛾的化蛹率显著降低.林间湿度是影响防治效果的重要因素,干旱少雨天气防治效果较差,阴雨湿度大的环境防治效果较好.
推荐文章
木麻黄毒蛾高致病力绿僵菌和白僵菌菌株的筛选
木麻黄毒蛾
生物测定
绿僵菌
白僵菌
LT50
木麻黄
绿僵菌和白僵菌对刚竹毒蛾的毒力比较
金龟子绿僵菌
球孢白僵菌
刚竹毒蛾
毒力
萌发率
白僵菌和绿僵菌林间感染星天牛成虫试验
白僵菌
绿僵菌
星天牛
木麻黄
林间防治
绿僵菌与白僵菌混合使用对马尾松毛虫的毒力
金龟子绿僵菌
球孢白僵菌
增效作用
马尾松毛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应用绿僵菌和白僵菌林间防治木麻黄毒蛾的初步研究
来源期刊 福建林业科技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金龟子绿僵菌 球孢白僵菌 木麻黄毒蛾 林间防治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3
页数 分类号 S763.306.4
字数 297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7351.2011.02.0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101)
二级引证文献  (34)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金龟子绿僵菌
球孢白僵菌
木麻黄毒蛾
林间防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福建林业科技
季刊
1002-7351
35-1136/S
大16开
福州市新店上赤桥35号
34-34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54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5039
论文1v1指导